更换内胎或外胎后车轮“跳动”

有时候在更换完内胎或者外胎并重新安装在车轮上后,在骑行时会感觉车轮一跳一跳的,一圈跳一次甚至多次。大部分人会认为是内胎没有安装到位,或者内胎补过的原因,其实内胎出问题的几率极低,即使没有安装到位,一般在打入高气压后会直接爆胎或自动复位,而导致车轮跳动的最大原因要归结于外胎的安装。

仔细观察,就会发现基本上每条外胎侧面都有一条凸出的线(下图方框内),这条线就是安全线,供你在安装外胎时辅助用的,正常情况下,这条线距离轮毂边缘的距离大体是相同的,如下:

更换内胎或外胎后车轮“跳动”

但有时在安装完成后,有些地方距离正常,而有些地方却太靠近轮毂,如下图:

更换内胎或外胎后车轮“跳动”

甚至于整片区域的安全线紧贴着轮毂

更换内胎或外胎后车轮“跳动”

这就是车轮跳动的罪魁祸首,由于安装线太靠内,导致这个地方的外胎整体向内凹陷,相当于一个完整的圆缺了一角,所以骑行时才会跳动。

解决的方法很简单,在安装完成后,先打一部分气让轮胎鼓起,然后查看轮胎两侧的安全线是否距轮毂相差无几,如果发现某处太靠内,用手往反方向掰外胎一般就会解决。如果掰出又缩回去或者掰不动,就继续打气然后再尝试,根据外胎不同,有时候打一点就可掰回,而有时候直到预定气压才可以。需要注意的事,别超过轮胎的最大气压。

出现问题的原因,最开始很少遇到这种问题,直到后来换了折叠胎和大批备用内胎后就时不时会出现,经过观察,发现跟内胎的参数有很大关系。举例来说,如果外胎是700*23c的型号,那么在选购内胎时有两种规格都可使用(某特定品牌),即700*18/23c或700*23/25c。出现问题最多的就是前者,从外观来看,18/23c的内胎相对细一些, 问题也许就出在这。

当然使用23/25c有时也会出现问题,但相对而言几率会小一些,并且出现后用手掰也更容易。对于其他大多数品牌的18-25c规格,使用起来问题也不大。总之,两种内胎的规格正常使用没有任何问题,只是在安装时别忘了安全线的位置,另外内胎打补丁后骑行时并不会感觉出来,补好的胎也不会出现漏气的情况,跟新胎没什么区别,除了那一两克的重量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天昱!

(9)
上一篇 2019年3月3日 14:02
下一篇 2019年3月5日 16:17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联系方式

电子邮件:mail@cyclingroad.cn

分享本页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