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路车的内胎虽说直径很细且胎压较高,但还是可以使用补胎片进行修补了。目前市场上大体分为免胶水补胎片和传统的需要胶水的两种,个人更倾向于使用胶水的补胎片。主要是两者的补胎程序相差无几,而一些劣质的免胶补胎片时间久了之后很容易漏气,再者,价格上也略贵一些。
补胎前要准备胶水、补胎片以及锉刀,工业上用的小型锉刀效果是最好的,但便携度不太够。有些补胎套装中会带一些有尖锐凸起薄铁片,勉强能够使用,锉刀的主要作用是将内胎表面变粗糙,方便胶水粘合。

将内胎拆下后,首先要寻找漏气的地方。使用打气筒给内胎充入一些气体,不需要太多,内胎鼓起就好。然后从气嘴开始轮流放入水中,漏气的地方会有气泡冒出。如果是慢慢漏气的内胎(如打满气一天之后才漏完),可以多充一些气体,否则很难看到气泡。




将胶水涂抹在刚才打磨的地方,面积比补胎片略大,等待胶水变粘稠或半凝固状态。有些胶水几秒钟即可,有些则需要半分钟,操作时视情况而定。第一次使用胶水后要及时盖盖子密封,防止空气进入凝固。如果胶水刚挤出时就已经半凝固状态了(开口后存放很久且密封不好),则不需要等待,直接放补胎片就好。



有时胶水放少了,补胎片四周并没有粘上,但中间已经粘合好,这样也可以,如实在不放心可以再在四周加一些胶水。补好之后就可以装车或收起备用了,或者打入一些气体放入水中检查检查。

补好的内胎和新的几乎一样,并不会慢慢漏气,当装入车轮长时间使用后,在气压和分子运动的作用下,补胎片和内胎会慢慢融合,除了增加重量外,骑行时并不会感觉异样。但如果胶水太少,时间久了之后补胎片四周会脱落,逐渐整个也会有脱落的可能,虽然目前并没有遇到过。


原创文章,作者:天昱!